JavaScript 中的this

引言:为什么 this 让开发者又爱又恨?

在 JavaScript 的生态系统中,this 是一个极具争议的核心概念。它灵活、动态,却又常常“出人意料”。许多开发者在调试时都会遇到类似问题:

“为什么 this.nameundefined?”
“明明是对象的方法,怎么 this 指向了 window?”
“箭头函数到底有没有 this?”

这些问题的背后,是 JavaScript 独特的执行上下文机制动态绑定策略。与 Java、C++ 等静态绑定语言不同,JavaScript 的 this 是在函数运行时根据调用方式决定的。

本文目标

  • 理解 this 的动态绑定机制
  • 掌握四种绑定规则及其优先级
  • 深入理解箭头函数对 this 的影响
  • 解决 this 丢失等常见陷阱
  • 提供最佳实践与调试技巧

第一章:this 的本质——它到底是谁?

1.1 this 不是函数本身,也不是作用域

一个常见的误解是认为 this 指向函数自己,或者指向其词法作用域。但事实并非如此。

 1function foo() {
 2  console.log(this === foo);        
 3  console.log(this === window);     
 4}
 5foo();
  • this 并不指向函数 foo
  • this 也不属于词法作用域([[Scope]]),而是属于执行上下文(Execution Context)

1.2 执行上下文与 this 的关系

每当一个函数被调用时,JavaScript 引擎会创建一个执行上下文,其中包含:

  • 变量对象(Variable Object)
  • 作用域链(Scope Chain)
  • this 绑定(This Binding)

this 的值就是在这一时刻,根据函数的调用方式动态确定的。

📌 关键点this 在函数定义时无法确定,只有在调用时才能知道它的指向。


第二章:this 的四大绑定规则(核心机制)

JavaScript 中 this 的绑定遵循四种规则,按优先级从高到低排列:

优先级规则触发方式
1new 绑定使用 new 调用构造函数
2显式绑定使用 callapplybind
3隐式绑定作为对象方法调用
4默认绑定独立函数调用

我们逐个解析。


2.1 默认绑定(Default Binding)——最基础的规则

当函数独立调用时(无上下文对象),this 指向全局对象。

 1function sayHello() {
 2  console.log(this);
 3}
 4
 5sayHello(); 

严格模式下的变化

'use strict' 模式下,独立调用的函数 thisundefined

 1'use strict';
 2
 3function strictFunc() {
 4  console.log(this); 
 5}
 6strictFunc();

⚠️ 注意:默认绑定是 this 问题的根源之一,尤其是在函数被赋值或作为回调传递时。


2.2 隐式绑定(Implicit Binding)——谁调用,this 就是谁

当函数作为对象的方法被调用时,this 指向该对象。

 1const user = {
 2  name: 'Alice',
 3  greet() {
 4    console.log(`Hello, I'm ${this.name}`);
 5  }
 6};
 7
 8user.greet(); 

此时 this 指向 user,因为是 user.greet() 的方式调用。

隐式丢失(Implicit Loss)——最常见陷阱

 1const greetFunc = user.greet;
 2greetFunc(); 

虽然 greetFunc 引用了 user.greet,但调用时是独立函数调用,因此 this 指向全局或 undefined

链式调用中的 this

 1const obj = {
 2  a: {
 3    name: 'Bob',
 4    greet() {
 5      console.log(this.name);
 6    }
 7  }
 8};
 9
10obj.a.greet(); 

this 永远指向直接调用者,即最后一个 . 前的对象。


2.3 显式绑定(Explicit Binding)——手动控制 this

JavaScript 提供三种方法显式设置 this

方法语法是否立即调用参数形式
callfunc.call(obj, a, b)逐个参数
applyfunc.apply(obj, [a,b])数组
bindfunc.bind(obj, a, b)返回新函数

callapply:立即调用

 1function introduce(age, city) {
 2  console.log(`${this.name} is ${age} in ${city}`);
 3}
 4
 5const person1 = { name: 'Charlie' };
 6const person2 = { name: 'Diana' };
 7
 8introduce.call(person1, 25, 'Beijing');   
 9introduce.apply(person2, [30, 'Shanghai']); 

bind:返回绑定 this 的新函数

 1const boundIntroduce = introduce.bind(person1, 25);
 2boundIntroduce('Hangzhou'); 
 3
 4
 5const anotherObj = { name: 'Eve' };
 6boundIntroduce.call(anotherObj, 'New York'); 

应用场景:事件监听、定时器回调、函数柯里化。


2.4 new 绑定(New Binding)——构造函数的 this

使用 new 调用函数时,会创建一个新对象,并将 this 指向它。

 1function Person(name) {
 2  this.name = name;
 3  console.log(this); 
 4}
 5
 6const p = new Person('Frank');
 7console.log(p.name); 

new 的执行步骤

  1. 创建一个空对象({})。
  2. 将构造函数的 prototype 赋给新对象的 __proto__
  3. this 指向新对象。
  4. 执行构造函数体。
  5. 若构造函数返回对象,则返回该对象;否则返回新对象。
 1function BadConstructor() {
 2  this.value = 1;
 3  return { value: 2 }; 
 4}
 5
 6new BadConstructor().value; 

第三章:绑定规则的优先级验证

我们通过实验验证四种规则的优先级。

3.1 显式绑定 > 隐式绑定

 1const obj1 = { name: 'Grace', fn() { console.log(this.name); } };
 2const obj2 = { name: 'Henry' };
 3
 4obj1.fn();           
 5obj1.fn.call(obj2);  

3.2 new 绑定 > 显式绑定

 1function foo() {
 2  console.log(this.name);
 3}
 4
 5const obj = { name: 'Ivy' };
 6const boundFoo = foo.bind(obj);
 7
 8new boundFoo(); 

结论new 绑定优先级最高,甚至能“穿透” bind 的绑定。


第四章:箭头函数中的 this ——没有自己的 this

4.1 箭头函数的核心特性

ES6 箭头函数(=>)有以下特点:

  • 不能作为构造函数(new 报错)
  • 没有 argumentssupernew.target
  • 没有自己的 this,继承外层作用域的 this
 1const arrow = () => {
 2  console.log(this);
 3};
 4
 5arrow(); 

4.2 箭头函数的 this 继承机制

箭头函数的 this定义时确定,而非调用时。

 1const obj = {
 2  name: 'Jack',
 3  regular() {
 4    console.log(this.name); 
 5
 6    const inner = () => {
 7      console.log(this.name); 
 8    };
 9    inner();
10  },
11  arrow: () => {
12    console.log(this.name); 
13  }
14};
15
16obj.regular(); 
17obj.arrow();   

4.3 箭头函数解决 this 丢失

传统方式:

 1function Timer() {
 2  this.seconds = 0;
 3  setInterval(function() {
 4    this.seconds++; 
 5  }.bind(this), 1000);
 6}

箭头函数方式(更简洁):

 1function Timer() {
 2  this.seconds = 0;
 3  setInterval(() => {
 4    this.seconds++; 
 5  }, 1000);
 6}

4.4 箭头函数的陷阱

 1const obj = {
 2  count: 0,
 3  increment: () => {
 4    this.count++; 
 5  }
 6};
 7
 8obj.increment();
 9console.log(obj.count); 

建议:对象方法不要用箭头函数,除非你明确需要继承外层 this


第五章:不同环境下的 this 行为

| 环境 | 全局 this | 模块内 this | | --- | --- | --- | --- | | 浏览器 | window | window | | Node.js | global | module.exports | | 严格模式 | undefined | undefined | ```javascript |

console.log(this); console.log(this === module.exports);

 1* * *
 2
 3**第六章常见陷阱与解决方案**
 4-----------------
 5
 6### **6.1 回调函数中的 `this` 丢失**
 7
 8```javascript
 9class Counter {
10  constructor() {
11    this.count = 0;
12  }
13
14  start() {
15    setInterval(() => {
16      this.count++; 
17    }, 1000);
18  }
19}

替代方案(传统):

 1start() {
 2  const self = this;
 3  setInterval(function() {
 4    self.count++;
 5  }, 1000);
 6}

6.2 解构导致 this 丢失

 1const { greet } = user;
 2greet(); 

解决方案:使用 bind() 或保持方法引用。


结语:掌握 this,掌控 JavaScript 的灵魂

this 是 JavaScript 动态特性的集中体现。它既是挑战,也是力量的源泉。通过理解其绑定机制、善用箭头函数、规避常见陷阱,你将能写出更健壮、更可维护的代码。

🔥 记住this 不是魔法,而是规则。掌握规则,你就能驾驭它。

个人笔记记录 2021 ~ 202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