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字机效果是如何实现的

分析效果

使用 AI 对话的时候,文字是一个字一个字蹦出来的?它不是等所有内容生成完毕后一次性展示,而是以一种流畅、实时的“打字机”效果呈现,这种体验的背后,隐藏着一种高效的Web技术。它就是服务器推送事件(Server-Sent Events,简称 SSE)

什么是 SSE

从根本上说,SSE 是一种允许服务器单向持续地向客户端(浏览器)推送数据的Web技术。

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电台广播

  • 服务器是广播电台,持续不断地播出节目。
  • 客户端是收音机,一旦调到正确的频道,就能持续收听,无需反复请求“现在有什么新节目吗?”。

SSE 仍然是 HTTP 协议,它建立一个从服务器到客户端的长连接,服务器可以随时通过这个连接发送数据,而客户端只需被动接收即可。

如何使用

SSE 的实现非常简洁,其核心流程如下:

发起连接:浏览器用 new EventSource('/your-stream-endpoint') 创建一个实例,给服务器发一个 HTTP GET 请求。

保持连接:服务器收到请求后,发送带特殊响应头 Content-Type: text/event-stream 的响应,并保持该连接开启

发送数据:服务器以特定的文本格式(data: ...\n\n)将事件和数据块发送给客户端

实现流式聊天应用

用Bun启动一个本地服务器,实现sse接口

代码如下

 1import { serve } from "bun";
 2import PageApp from "./chat.html";
 3serve({
 4  port: 3000,
 5  routes: {
 6    "/api/chat": {
 7      async GET(req) {
 8        const url = new URL(req.url);
 9        const message = url.searchParams.get('message');
10        if (!message) return new Response("消息不能为空", { status: 400 });
11
12        
13        const stream = new ReadableStream({
14          async start(controller) {
15            const response = `man,hahahaha,what can I say,mambaout!`;
16
17            for (const char of response) {
18              const data = `data: ${JSON.stringify({ content: char })}\n\n`;
19              controller.enqueue(new TextEncoder().encode(data));
20              await new Promise((resolve) => setTimeout(resolve, 50));
21            }
22            controller.close();
23          },
24        });
25
26        return new Response(stream, {
27          headers: {
28            "Content-Type": "text/event-stream",
29            "Cache-Control": "no-cache",
30          },
31        });
32      },
33    },
34    "/": PageApp,
35  },
36  async fetch(req) {
37    return new Response("404", { status: 404 });
38  },
39});
40
41console.log("http://localhost:3000");
42
43

前端代码

 1// 连接 SSE
 2const eventSource = new EventSource(`/api/chat?message=${encodeURIComponent(message)}`)
 3
 4eventSource.onmessage = (event) => {
 5    const data = JSON.parse(event.data)
 6    botDiv.textContent += data.content
 7}
 8
 9eventSource.onerror = () => {
10    eventSource.close()
11}

实际效果

打开浏览器控制台可以看到消息是一个字符一个字符发送的

 

它的消息通常还有以下字段 核心字段

  • data: 这是消息的数据载荷。例如: data: {"price": 123.45, "time": "14:30:00"}
  • event: 自定义事件的名称。如果没有这个字段,默认就是 message 事件。例如: event: stock_update
  • id: 事件的唯一标识符。
  • retry: 告知浏览器在断线重连前应等待多少毫秒。
  • : (冒号开头的行): 这是注释行,会被客户端忽略。一个常见的用途是作为“心跳包”,防止因网络长时间无活动而被某些防火墙或代理中断连接。

总结

所以,SSE 的原理可以归结为:

  1. 利用 HTTP 的灵活性:通过特定的 Content-Type 改变了 HTTP 请求的“一次性”行为模式,将其转变为持久连接。
  2. 定义简单的文本协议:规定了 data, id, event 等字段和 \n\n 分隔符,使得数据传输既简单又可扩展。
  3. 在浏览器端内置智能:将连接管理、数据解析和自动重连+断点续传等复杂逻辑封装在 EventSource API 中,极大地简化了开发者的工作。

它并非发明了一个全新的网络协议,而是对现有 Web 基础设施的一次巧妙“再利用”,因此具有极好的兼容性和易用性。

个人笔记记录 2021 ~ 2025